当前位置:杨荣华 > 健康 》文章页面

白腻苔、黄腻苔的的原因及中医如何解祥细解决方法参考

来源:弘哥说国医 弘哥 2024-12-25 浏览

在我们现在生活中,临床中经常遇到的舌苔是什么样的舌苔,白腻苔、黄腻苔 、湿浊苔就是厚厚的,这种是最多的最常见的,也是问题比较复杂的,包括好多专业的人士光化这个苔就很难化。为什么吃了中药什么滋补的、补肾的、补肝的、健脾的都不行,为什么我用了那么多补肾的药,还是不行呢,还是没精神、没劲、乏力、困重!为什么呢?因为苔没化干净,苔代表什么?代表我们体内这些湿浊、湿热、痰浊、痰湿堆积的多与少,最重要的原因在哪里?在于我们脾胃的功能强和弱,脾胃能力强了,化湿浊能力就强,我们知道健脾化湿嘛,都知道说湿气重,为什么湿气重,脾胃能力差了,脾气不足或脾阳不足或胃动力不足,无非就这几点,你去找。我们常见的最多的就是白腻胎,就是那种很厚,它和湿浊苔看着差别不大,又白又腻又厚的这种最多。第二种、黄腻苔,这两种是比较有特色的。那这两种我们怎么去化。

用我们经方来化,那就是苍术、茯苓、泽泄、白术然后一些姜、附子,去治这种寒浊的白腻苔。我在平常的工作中讲经方的东西,大家有时候不会用,你不会用那我就拿现实中遇到的这种案例来分享我是怎么解决的,让大家明白,究竟碰到这种白腻苔、浊腻苔(就是比较厚腻的)怎么解决怎么化掉。你看我平时用什么,用的最多是黄连温胆汤、柴岑温胆汤。舌尖红的用黄连温胆汤,口苦脉弦咽干或者有些胸闷的情况,用柴岑温胆汤,其实就是什么?柴胡、黄芩加一个温胆汤嘛。温胆汤嘛包括柴岑温胆汤和黄连温胆汤,大家知道它是解决什么问题的,解决热的问题的,对不对,它应该是化黄腻苔的吧,你看柴胡偏寒吧,黄芩偏寒吧,半夏化痰燥湿的,茯苓利水的,陈皮健脾燥湿的稍微有点温,竹茹寒的吧,都是寒的它应该是化黄腻苔的,加上黄芩应该是阳明的问题。那为什么我们白腻苔要用这个呢,我是怎么用的,为什么你们用同样的方子,大家一看在我这开的一看,柴芩温胆汤加上什么苍术、附子、干姜很简单的小方子化白腻苔的,为什么在我这边他吃了挺好,你回去按原方吃了就不好,甚至就出现了一些腹部的不适,或者这个苔越来越重了,大家理解这个机理了没,我去用柴芩温胆汤的的时候,大家去看看我的柴芩温胆汤是什么样的。

柴胡我用的是醋炒柴胡,醋炒了炒柴胡是微寒的偏凉的,用醋有敛的作用在里面,对不对。然后我们就炒了炒,就没有普通用的柴胡那么寒了吧,然后呢竹茹我们用的不是生的,姜竹茹也是用生姜炮制过的,稍微不是那么偏凉了。枳壳,我们用炒枳壳,这个甘草就不用了,用炙甘草,再加一点干姜一点附子,它基本上就是一个偏温的方向。就是化寒湿化湿浊了,你就明白了,半夏附子其实可以同用的,要不想同用呢,有时候我们用菖蒲,菖蒲它又能轻一点,又能化这个湿浊痰浊,附子不想和半夏同时用时我们就这样用。这几味下来,只有一个黄芩是凉的偏寒的,包括竹茹我们用生姜炮制过了、柴胡用醋炒过,枳壳也炒过,这样你会发现整个方向的思路变了,它本来温胆汤柴岑温胆汤,它是解决少阳、阳明的问题,是解决黄腻苔的问题。 我们把这个药物经过炮制,再稍微加一些附子和干姜或苍术炒白术都炒一遍吗,哎你会发现整个方子方向从一个清热的利湿的化痰的,变成了温阳化寒湿的一个方向,这个方向就变了,半夏用姜半夏。那回到黄腻苔,直接用柴岑温胆汤、黄连温胆汤就不用炒了,也不用姜附子,或者你用生姜不用干姜。或者稍微放一点点干姜,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。不管他这个痰是寒痰还是热痰,稍微用一点温药化的快。竹茹不用炒用姜炮制过的。

你就明白一个方子你经过炮制、经过加减,你就发现按我们原方去药房拿药以后吃了不行,这就是其中的机理。我们柴胡是用醋炒的,我们竹茹是用生姜炮制过的,我们的半夏,你用生半夏的话,要加大量的生姜一块煮,如果没有生半夏,用姜半夏对吧,我们的枳壳也是炒的,如果用白术的话,炒白术或者用那个茯皮去炒白术,或者直接用生苍术再加一点附子, 它就完全从一个偏清热的 个方法,变成了温阳化寒湿、化湿浊、化这种寒湿寒浊寒饮寒痰,这就是你为什么原方拿了吃了没效果的原因。

如果是黄腻苔就是刚才讲的直接用柴岑温胆汤、黄连温胆汤,你再看一下有没有口干口苦的情况,有没有半表半里上扬的一些瘀热在里面,就用柴胡,柴胡稍微量大一点,有清肝效果,性偏凉嘛,就不用炒了,因为本来就是湿热吗,我们经常用的化湿热的,可能二妙、四妙也是一样的的嘛,苍术、黄柏圣吧,下焦或舌苔后部的一些黄腻我们就用这个方法。

有时候舌苔前后部全部都是黄腻苔比较重的这种湿热,柴岑温胆汤加上什么四妙、二妙,甚至再加一些黄莲。那你说我们不想用你这些时方,湿热苔黄腻苔我们能不能岑连柏三黄汤啊,可以三黄也可以解决,但是它比较慢,我给大家讲的这叫经验方法,你用了直接就能解决问题的,可能有些不是太厚的,一两周就能化干净了,特别厚的加上我们温阳的然后可能有一个周期,3-6周也能化干净,你看白腻苔是很难化的,我们知道寒湿是很难清的,热好清,温阳不好温。湿热苔很好化,加一点岑连柏,加一点化湿浊的,什么薏米呀清热化湿、生竹茹呀,生半夏呀,都能化。

就这些寒湿、白腻苔、湿浊苔不好解决,就用这个方法。那有人肯定说,我们学的是六经辩证伤寒论不要给我说这个时方,温胆汤、柴芩温胆汤、黄连温胆汤、四妙,你给我讲经方,那经方能不能解决?你给我说时方我急,你不要着急我给你讲,经方也能解决,经方用什么方,寒湿、湿浊的,就是我们讲的那种有阴性症在里面的怎么解决,你们有没有知道的, 我相信没讲过大家都不知道用什么东西。其实用什么,小柴胡汤或者柴胡桂枝甘姜汤加橘枳姜汤,你把小柴胡拎出来,把金匮要略的橘枳姜汤拎出来,你会发现,它就是一个加强版的柴芩温胆汤,是吧,无非是没有枳壳、茯苓。另外这种寒浊用术附汤也行,或者小柴胡加上橘枳姜汤再加上术附汤就齐活了吗,化寒湿嘛,无非就是没有茯苓吗,对吧小柴胡汤有半夏、柴胡、黄芩没有茯苓。橘枳姜汤里有枳壳、竹茹、炙甘草吧,是不是就是一个加强版的柴芩温胆汤,有人参、生姜和大枣,明白没一样的道理嘛,那我们碰见寒湿的话,可以把柴胡炒一炒,竹茹泡一下,姜炮制一下,半夏炮制一下,加个茯苓进去就行了,然后把附子、苍术放进去,是不是还是那个方,你说用经方加减变化,这是不是经方!小柴胡加橘枳姜汤再加上术附汤是不是经方,还是经方,那我们用柴苓温胆汤简便一点,看下这种情况我们加一点温阳的、化湿的、化浊的就行了嘛,一般不用白术,用苍术的多,苍术燥温力道强一点,(苍术和白术的区别,苍术燥湿化痰,燥湿健脾。白术健脾燥湿,什么意思,苍术燥湿的力道比健脾的力道强。白术健脾的力道比燥浊的力道强。)那个湿浊我们就选择燥浊力道强的,所以用苍术。苍术超过30克是要腹泻的,拉出的粘液性的东西,粘液性的东西就是你体内堆积的寒湿、湿浊、垃圾吗,经方这样讲,时方那样讲,机理不是一模一样的,我们有时简化,不要觉得用时方,经方解决不了,可以解决。

黄腻苔我就不讲了,一样的道理,黄腻苔刚才说了,芩连柏都可以放,舌尖红黄连,中间红黄芩,下焦一般黄柏,芩连柏三黄的一个状态吗,舌根中后部,二妙四妙。生薏米也有化湿浊的作用。

如果是寒湿白腻苔,就炒一炒用炒薏米。白腻苔用二妙四妙加减能不能化,绝对可以,怎么化,苍术,牛膝可以不用了,黄柏去掉,为什么去掉,因为白腻没有热不用三黄,生薏米变成炒薏米,然后再加上术附汤,再加上一些姜,同样可以化,加减机理的变化就在这里,那你怎么以变换,这个直观上就可以看到,他一伸舌头白的还是黄的,厚不厚,湿浊重不重,重的话量稍微大一点,苍术、附子、泽泄量都可以大一点,特别是很这种腻苔的话夹杂着舌边有齿痕,舌体胖大有齿痕,它就是水湿加上湿浊或者寒湿,或者湿热,这个时候茯苓、泽泄的量稍微大一点,茯苓量用到60-90,泽泄用到30-50,一边利湿一边化浊一边温阳,把这个湿浊就化干净了,它需要周期,特别厚的就慢一点,不是太厚的就快一点。水滑苔就讲过N遍了,最简单解决的了,所以我们经方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。只不过有时我们简便了一下,用了一些时方。用时方寒湿我们把它加工一下,炒一炒,让它的性质变一下,就能解决了。明白没, 这就是机理。

说明:本博客所有内容仅供博主自行学习,不够成任何诊疗或建议,请注意甄别。请勿转载!如有侵权告之删除
    更多图文展示

    杨荣华--个人空间

    朴实的心灵记录着不起眼的事情,聊以慰藉逝去的时光和健忘的大脑

    杨荣华博客 浙ICP备20015565号-1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