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病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”是什么意思
“病痰饮者,当以温药和之”是中医治疗痰饮病的重要原则,出自《金匮要略》。以下是对这句话的理解:
痰饮的形成
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。多因外感寒湿、饮食不节或劳欲所伤等,使肺、脾、肾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,水液输布排泄障碍,停聚而成。
“温药和之”的依据
痰饮为阴邪,易伤阳气,且其性凝滞,得温则行,得寒则凝。温药能振奋阳气,开发腠理,通调水道,使阳气振奋,气化正常,水液得以输布排泄,痰饮之邪可除。但温药不能过于刚燥,以免耗伤正气,故强调“和之”,即用药要平和,兼顾正气。
“温药和之”的具体应用
包括温阳化饮、健脾化饮、温肺化饮等治法。如苓桂术甘汤,用茯苓利水渗湿,桂枝温阳化气,白术健脾燥湿,甘草调和诸药,共奏温阳健脾、化饮利水之效,是“温药和之”的代表方剂。